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.jpg
唱与知音身心懂
文章来源: 2014-02-13


本刊记者-罗欣桐
 
    “早上能被闹铃叫醒的人不宜交往,爱赖床的人更值得信赖。”这条微博在网上一经转载,旋即成为赖床者的人生信条。
    按照相关专家的说法,早上能被闹铃叫醒的人,多是为实现自身目标不择手段的人,外表自律,实则行事残忍;爱赖床的人则相反,一般较随和,有一颗包容万事的心。这种玩票性质的分析不妨一笑置之,倒是“信赖”二字颇为发人深省。
    恰逢各企业年终总结之际,印象最深的是,不久前,一位同事在年度总结会上说,如果上司总是给你安排一些并不在你职责之内的工作,无须抱怨,不妨换个角度,将这看作是上司对你的信任。因为,“信任”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,相信,并加以任用。
    信任的力量无处不在。每个人活在当下,并且选择继续生活下去,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信任。而在职场,信任既是企业的润滑剂,又是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平衡木。上司对下属的信任,是眼前任务的分配,以及未来事业的托付;下属对上司的信任,则是工作的质量与效率,以及其对企业文化的追随。也因为有了信任,企业良好运作,才有了产业的坚挺,才有了社会的稳定。
    维基百科上有这样一句话:“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。”落在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,信任就是成就品牌的重要因素。比如,每个人出席重要场合,无论是约会,还是商业洽谈,相信都会穿上他们认为最好看、最舒服的衣服,因为那样的衣服才能带来自信。
自信随之转化为“他信”。优质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和穿衣体验,消费者由此对品牌产生喜爱,转化为对品牌这个“他”的信任,并倾向于维持长期的买卖关系。
    如此说来,每个人心中都不应只有一个“他”,除了最相知的这一个,起码还有朝思暮想却仍未拥有的那一个。说到这里,买衣服又变成一件仙风道骨的事情,除了价格这个最现实的考量因素,还有风格文化、天气环境、当日心情等等不确定因素。在茫茫衣海中找到那一件,甚是缘分;在百货商场中坚定不移地走进熟悉的那一家,就是信任。
    唱与知音身心懂。消费者信任品牌便会长期光顾,员工信任企业便会努力工作。越是简单的事越难坚持,而这种坚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。消费者与品牌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,就像歌者与知音的心领神会,必需却并不必然,懂得还须珍重。
 
《纺织服装周刊》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010-85872143
 
相关文章
更多资讯
组织架构 | 版权声明 | 订阅中心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关于我们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《纺织服装周刊》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
京ICP备11016217号-19 京ICP备11016217号-23 京ICP备11016217号-26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